文章列表页
关于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致家长一封信
时间: 2021-06-02

关于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致家长一封信

各位家长:

大家好!为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相关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现将学校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相关措施告知家长,希望家长理解和支持!

一、作业管理

1.学校将严格按照“管理”要求执行,确保作业不超纲,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它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可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

2.出于学生安全和疫情防控要求采取错峰放学方式,不参加课后服务的同学1、2年级15:45放学;3、4年级15:50放学;5、6年级15:55放学。参加课后服务的同学1、2年级16:40放学;3、4年级16:50放学;5、6年级17:00放学。

二、睡眠管理

根据教育部睡眠管理规定,小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学校第一课上课时间始于8:20。为保证学生充足睡眠,建议家长不要过早让学生到校并在家吃早餐。请各位家长与学生一起制定居家作息时间,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手机管理

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含其它电子产品)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如发现学生私带手机到校,学校将统一管理,请家长到校领回。家长与学生之间确有急事需要联系的,可通过班主任。

四、读物管理

学校全天开放图书馆,定期给学生推荐读书目录家长也可自主选择有益于学生成长的书籍,监督学生不要阅读不健康的书籍。

五、体质管理

学校保证学生的体育课时严格落实“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坚持每日,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同时倡议家长制定家庭体育锻炼计划,养成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习惯。

梅江富力小学

2021年5月26日

附:小学生玩手机究竟有哪些危害?

小学生玩手机究竟有哪些危害?

一、影响学生身体心理健康

研究和事实反复证明,手机辐射会对人的脑部神经造成损害,而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频繁且长时间使用手机对小学生的身体发育不利,会引发心烦头痛、睡眠紊乱和记忆力减退、听觉受损、免疫功能失调等等。

手机短信,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如果短信过多会使人心理紊乱。在学校里,小学生用手机发短信很容易传播不正确的舆论和思想,不仅影响团结,更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最终受害的是学生自己。少数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过度使用手机,会使手机成为他生活的中心,对手机十分牵挂与着迷,一刻也离不开。一旦离开,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变化,变得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如手臂麻木,视力下降等,更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人体植物神经紊乱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

二、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和集体

小学生自控力较差,当他们对课堂内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受到影响。有的学生上课不关机而是把手机调为震动,一旦有电话打进,往往是想接又不敢接,并猜测是谁打来的电话,从而无法集中精神。频繁使用手机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的学习、生活。

三、事端容易滋生,事故防不胜防

小学部分学生盲目攀比贪图享乐加重家庭负担,有的学生由于手机使用费过多,为了交上话费,平时只好省吃俭用或者以学校要交资料费为由向父母要钱,不是把父母的血汗钱花在读书学习上而是手机消费上。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可能因为手机档次或话费问题而抱怨父母、怨恨社会,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受不了半点委屈,一旦发生小矛盾,会很快通过手机纠集社会青年、同学前来打架,把事态闹大,影响了校园安全。少数女生因使用手机与学校外面联系广泛,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向往外面的生活,这样反而给社会上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四、手机陷阱

如今利用中奖、谎称家人出事行骗的短信比比皆是,成人笑话和不良短信令人防不胜防,占卜和无聊短信更是铺天盖地。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而且没有社会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短信的泥沼无法自拔。个别学生就是因为受不健康的内容的影响,情绪波动很大,精力不集中,学业成绩直线下降,甚至有的学生违纪违法,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