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页
梅江富力小学“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暨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活动——数学专场
时间: 2023-11-23

梅江富力小学“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

暨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活动——数学专场

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于20231116日如期举行了“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暨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活动——数学专场,本次活动邀请了天津市河西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员孙枚老师莅临我校开展数学教研交流研讨活动。

第一节课是由张瑜老师执教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搭配》一课课伊始,张瑜老师利用《妖怪偷了我的名字》这一绘本故事激趣导入,很好地抓住了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巧妙的是整个绘本故事贯穿整节课,孩子们在故事情境中,一个任务一个任务地去解决,学习积极性极强,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在探究究竟能组成多少不同的密码的环节中张瑜老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找寻密码,互相分享方法从而闯关成功,孩子们带着胜利的喜悦进入下一关、再下一关。整节课张老师时而引导学生感受无序与有序时而分析比较让学生感受符号化思想培养了有序思考的意识时而又将学生的眼光引向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二节课是由我校青年教师李秋伟执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一课。李秋伟老师沉稳、大气的教态,使得学生沉浸在整个课堂中。视频的情景导入由两个兄弟分四个苹果,到分两个面包,再到分一个蛋糕学生深深感悟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平均分”。当遇到如何用数字来表示“半块蛋糕”的数量时,李老师让同学们在黑板上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做到了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整节课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培养他们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算能力,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为今后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两节课结束之后,天津市河西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员孙枚老师对于两节课和两位老师及其他参会老师共同研讨,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和《搭配》这两节课,孙老师首先给与了极大的肯定与赞赏,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孙老师提出:学生的认知过程是怎样的?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孙老师认为,教师必须对一节课的宏观框架有深刻的认识。比如《分数的初步认识》,首先要明确二分之一是怎么来的,接着是由浅入深对二分之一进行初步的认识,最后才能将其拓展到几分之几。孙老师还提出,教师的指令必须清晰明确,在开始要直接进入主题,如何将苹果公平的分给学生,汇总时也要将结论:分子分母的位置清清楚楚的送到孩子们的耳朵里,让学生充分感受“平均分”。对于板书教师也要有更多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孙老师提出我们要在一个个活动中不断加深体会,最终实现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也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一致性。

对于《搭配》这节课,孙枚老师也给与了赞赏和高度的评价。对于绘本故事的使用给与了极大的肯定,孙老师认为本绘本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故事情节、图画和角色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破了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学习变得有趣而生动。通过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发展,以及促进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培养。孙老师还提出,教师对于学生的介入不应太早,要让学生充分体会,感受方法。

最后孙枚老师强调新课标下,教师一定要改变教的意识,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认知过程,不能机械的教。相信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都有所收获,再次感谢孙老师的精彩点评与指导,为老师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有助于老师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相信老师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不断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